问题描述:

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分录,老师您好: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书上有一句话说:重分类日该债券的账面价值(即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对应于重分类日前累积在权益中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使用实际利率法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存续期內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能不能用具体的会计分录予以解释 最好能举个例子 谢谢老师, 万分感谢。

老师解答:

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分录的问题,

同学,你好!

你别搞复杂了。简单一句话,这时候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这样就能OK了!

祝学习愉快!

###

请问老师 那积累的其他综合收益账户当期全部转为收益吗

###

第三十七条 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或持有期限已超过本准则第十六条所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使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再适合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企业可以将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改按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该成本或摊余成本为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 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该金融资产有固定到期日的,应当在该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也应当在该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该金融资产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发生减值的,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应当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二)该金融资产没有固定到期日的,仍应保留在所有者权益中,

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发生减值的,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应当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前面说的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后算出的的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的差异需要通过利息调整摊销和其他综合收益摊销来平账。这就是(一)规定的情况!

这个不属于考试的要求,了解下就可以了

祝学习愉快!

###

老师您好:我想知道在平帐的时候利息调整和其他综合收益金额怎么确定

###

利息调整就是累积的投资收益和累积的应收利息的差额,会在一开始的时候确认到账面价值里,而后分摊掉。

其他综合收益是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的差异(对于债务型可供来说);对于股票型可供来说,就是公允价值和原始的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异!

前面说的是不考虑减值的情况!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①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②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债券投资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并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相反的处理。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出售(终止确认)时,售价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等

贷(借):投资收益(差额)

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

(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

贷(或借):投资收益

祝学习愉快!